古道窑变:醉美黄山云烟
2020-08-24 10:18:10
  • 0
  • 0
  • 1
  • 0

大师刘海栗以泼彩黄山国画大作惊艳世人。

千年瓷都景德镇谢古道的泼彩窑变瓷画:醉美黄山云烟、大美黄山松、奇美黄山峰系列作品堪称瓷国皇冠上的明珠。

云海是黄山的一种奇景。黄山的云是海拔2500米以下的低云和地面上的雾气,站在高处观看,就像大海里的波涛,千变万化,奇妙无穷。国家一级美术师、中国山水泼彩窑变瓷画艺术家谢古道,数年间多次上黄山实地采风写生,他在瓷画上创作的泼彩山水窑变作品----醉美黄山云烟,通过高温烧制,佳作频出,堪称泼彩窑变一绝。

高温颜色釉窑变瓷,是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,釉瓷画艺术创作的一种极品。而泼彩山水窑变瓷画,只有投身陶瓷艺术创作的人才知道它是最难把控的,是陶瓷艺术中的“哥德巴赫猜想”。这种窑变艺术,是用釉料作为绘画的颜料,形态各异的瓷坯绘画作品最终经高温烧制而成。它的独特性在于,绘画靠画家,“定稿者”却是窑中的火光,是“天人合一”的绝妙融合。“窑变”之变来自釉中含有的金属氧化物,借助高温出现形态和色彩变化,釉彩自流。流淌不够,没有画面感;流淌过了,画面也就废了。

高温颜色釉窑变瓷画创作,是艺术与科学的奇妙融合。

如果把国画大师张大千、刘海粟的泼墨泼彩绘画风格运用到瓷器上,这将对中国陶瓷艺术产生重大影响。然而,谁都明白,把宣纸上的画境搬到瓷器上是“难于上青天”的事情,这将是对“器”和“釉”的开创性拓展,是对陶瓷艺术崭新表达。不断开拓求新的谢古道需要钻到“器”和“釉”里精心把脉,在1300多度的高温中涅槃,再涅槃,以图呈现从未有过的画面。但迎接他的是失败连着失败,谢古道很难直接在瓷坯上制造泼墨泼彩效果。直到有一天,谢古道突发奇想,尝试在瓷坯上用嘴“吹釉”喷色,以“吹釉”的流动感再结合其他创作手段,层层叠加上釉,结果喜出望外!类似宣纸上的泼墨泼彩效果终于铺展在眼前:窑变后作品如“层林尽染”,颜色过渡自然。这是从未有过的视觉冲击,是他“吹”出来的一片崭新天地!

透过谢古道的泼彩窑变瓷画醉美黄山云烟可以看出,从“吹釉”窑变,到他所追求的“融变”效果,为窑变瓷画艺术探索架构了新的语言,展现了新的艺术气质。这些瓷上泼彩作品,须有传统深厚的国画功底,还要对文人画有深厚钻研,才能创作出来。从画家的笔墨线条中抒发自己对绿水青山的款款真情;同时通过经常写生,不断从自然中吸取创作的灵感;融合西方表现方法,通过立烧、窑变特有的流动色彩效果,瓷画作品风格尤显浑厚凝重,具有西方油画的韵味但不失中国传统绘画的气派与精神。

谢古道善于学习吸收刘海栗大师的泼彩国画手法,部分作品在恣意泼洒的青、红、蓝、白等色彩的强烈对比中追求和谐,从黄山烟云作品中可以看出,瓷画中各种色彩交相挥洒、交相融合、交相辉映,在强烈的视觉张力中突现审美对象的独特魅力。整幅作品温度明亮度很强,从窑变的青绿色调中糅合江南烟雨蒙胧中淡淡的氤氲,多彩的山峰时隐时现,水气升腾,云蒸霞蔚之感尤为飘逸美仑。

陶瓷材料学专家李德真教授评价说:“窑变釉、高温颜色釉、喷釉、国画入瓷,将这些手法中的某一单项应用到陶瓷制作过程中,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能将它们融会贯通,集中表现在一件作品上,并取得好的泼墨(泼彩)效果,能成功的极为罕见,但谢古道做到了,成为瓷界的佼佼者。”

图一:画家谢古道常常外出采风写生

图二:著名教授、材料学专家李德真(左),谢古道(中),制陶人、窑火专家傅启宇(右)三人,成为一个泼彩窑变瓷画研发的探行小组

图三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板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四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板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五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板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六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板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七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板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八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板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九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画《黄山烟云》

图十:谢古道泼彩窑变瓷画《黄山烟云》 梁人文/摄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